統計顯示,來伊份目前擁有炒貨、肉制品等9大系列近千種休閑食品,并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由門店、電商及手機APP移動支付構成的全渠道營銷平臺,累計服務4.7億消費人次,成為休閑食品連鎖產業的標桿。
這個龐大的“零食帝國”是如何誕生的?
休閑食品需求量大幅上升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。彼時國內休閑食品的生產銷售還主要以家庭小作坊、街邊攤散裝售賣等為主,難以稱得上產業。也正是那時,來伊份創始人施永雷、郁瑞芬夫婦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,率先以直營連鎖的商業模式經營休閑食品,建立起“鄉村作物落戶”的新型產業鏈,讓供應商依據“來伊份標準”生產。
業界認為,來伊份采用的直采直銷的運營模式,一方面可通過標準的制定直接介入供應商的生產,從源頭把握產品質量,另一方面又省去中間環節,縮短供應鏈,降低了市場價格。此舉改變了休閑食品業態小而散、品質參差不齊的狀況。事實證明,直營連鎖的方式極大地推動了來伊份的發展。目前,來伊份在上海、北京、江蘇、浙江等地擁有2200多家專賣店,位居休閑食品產業首位。
食品產業是“良心工程”“道德產業”。經營休閑食品十幾年,來伊份始終以敬畏心,悉心打磨“從田間到舌尖”全產業鏈條上的每個細節,讓消費者吃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。這背后,嚴格而科學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提供了堅實保障。經過長期的精益管理與積淀,目前,來伊份已經建立起24道品質管理防線,嚴格把控商品生產、流通的每一環節,并建立了巡檢、專項巡檢、駐場、二方審核、三方審核等系統的品控系統。
來伊份視供應商為“車間主任”,只有硬件、軟件、價值觀三個方面均達到來伊份要求的供應商才能順利過關。為了讓供應商專注做好產品的生產,來伊份甚至不收取供應商一分錢的“進場費”,以此來提高供應商的利潤。統計顯示,目前與來伊份緊密合作的150多家重要供應商中,有30%從當年的小作坊成長為當地省級龍頭食品企業。
此外,早在2003年,來伊份就率先在休閑食品行業開啟信息化建設之路;2011年,來伊份前瞻性地提出全渠道信息化建設;2014年,來伊份又正式推出全渠道發展戰略,成功打通線上線下業務通道。
有了信息系統的支撐,來伊份與支付寶、微信、百度外賣、京東到家等大流量平臺開展一系列合作,實現線上線下間的大規模引流,帶動了門店、電商及手機APP業務同步提升。據了解,2014年、2015年,來伊份在雙11、雙12,連續奪得休閑食品產業全渠道銷售的“雙冠王”。